首页

女王虐男奴

时间:2025-05-28 07:42:39 作者: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百鸟翔集图” 浏览量:69434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百鸟翔集图”

  中新社记者 张玮

  5月下旬,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飞越中俄边境线,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有3条穿过内蒙古,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每到春夏季,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处处闻啼鸟”,宛若一幅“百鸟翔集图”。

4月14日,内蒙古额尔古纳,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 闫立新 摄

  据监测,截至目前,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赤麻鸭,越冬种群数量达13.2万只,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以上。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列翱翔;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优雅的绿头鸭、鸬鹚或低头觅食,或舒展双翅……5月中旬起,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较大的湿地。每年春季,大量候鸟从鄱阳湖、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

4月17日,内蒙古额尔古纳,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 闫立新 摄

  监测数据显示,额尔古纳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每年在这里停留、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20世纪90年代,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生态越来越好,鸟儿越来越多了。”

3月28日,内蒙古科右中旗,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 毕力格 摄

  2024年,保护区引进“科尔沁”智慧管理平台,用一个“大脑”支配28个“眼线”和“触角”。“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定位更高效精准,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

  2025年春季迁徙季,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较去年同期增长124.5%。其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鸟中大熊猫”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为乡村“著名”,助乡村振兴

不容忽视的是,香港内部依然存在深层次矛盾需要进一步破解,经济民生问题的改善需要接续努力,正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9日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提到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WTT中国大满贯赛:孙颖莎女单夺冠 林诗栋男单登顶

4月15日电 据“清风揭阳”微信公众号消息,广东省惠来县原副县长、公安局原局长方义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揭阳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何以“又高又新”?兰州高新区多措激发创业活力

福州10月19日电 (记者 龙敏)因冷空气致福建沿海海况不佳,福州马尾至马祖19日均双向停航。福建海事部门当天晚间透露,20日,福州马尾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仍将双向停航。

2024河南(郑州)—东盟粮农合作大会在郑州开幕

2017年至2023年,矿井在自然减员37.2%的情况下,通过加快推进智能化建设,人均产值提高13.49%,持续增强了矿井减人、增安、提效发展能力,让安全生产由“人治”走向“数治”。

比利时温州同乡会欢庆新春并向当地慈善机构捐款

11月22日电 据广西纪检监察网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一级巡视员梁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